坚持问题导向 年轻干部要坚定地落实工作,勇于直面挑战,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努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把握主要矛盾 年轻干部应当聚焦当下,同时展望未来,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即主要矛盾。
深化群众工作能力:通过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了解群众所思所愿,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群众工作的执行者和服务者。落实能力提升:将各项决策和计划落到实处,提高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工作有效推进。国有企业青年干部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承载着企业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托。
培养创新能力。作为青年干部要不断开发自己的大脑,培养合理的思考习惯。读书学习,不能读而不思,干工作也一样,不能只干不想,要在干的过程中发现道理,抓住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运用自己思维的创造力去解决问题。在工作中,要敢于弃旧迎新,旧的要抛弃,新的要鉴别。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中青年干部要增强四种意识,提高四种能力。 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责任意识可以划为四个层次:社会责任,就是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工作责任,就是要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家庭责任,就是要扮好角色、家庭幸福;自我责任,就是要严于律已、追求进步。
青年干部应善于学习思考。中央总书记在同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一代,难免存在实践历练不足,工作能力欠佳的问题,也才逐渐明白“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学识、资历不等于能力”。
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和培养的方法如下: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要注重培养青年干部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加强思想教育,坚定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意识,坚定信仰信念,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加强实践锻炼,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
加强党性教育: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党性教育,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核心价值观,使其始终坚定信仰、忠诚党的事业。 建立健全选拔机制:建立公正、透明的选拔机制,选拔优秀的青年干部担任重要职务。选拔过程中要注重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能力水平和道德品质。
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员工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担当之责,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意识。强化学习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动员青年员工转变思想,切实树立学习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自我加压,勤奋学习。搭建锻炼平台,打牢实践基础。
勇于参加社会实践,这是共青团干部培养和造就良好素质的有效途径,实践是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共青团干部的良好素质是在自觉的社会实践中孕育、萌生、锻炼和成熟起来的,人民群众及广大青年的社会实践是共青团干部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的舞台,同时也是检验是否称职、合格的考场。
1、在充满竞争的当今时代,责任意识应该成为青年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增强责任意识,能够时时处处“内驱”着我们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中青年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还必须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培养敬业精神,掌握服务本领,提高服务能力。
2、准确定位,青年干部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 作为青年干部,要定好位,必须要努力克服高学历的“优越”心态,正确看待自己,理性思考问题,并愿意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要克服“等待”心态,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工作,改变消极等待的被动情绪,确立积极适应的主动情绪。
3、要培养健康心态、激发工作热情,树立“想干事”的意识。 健康的工作心态、强烈的责任心和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对工作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能够增强工作责任感,激发工作热情,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4、正确的思想认识是青年干部提升素质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决定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对待工作的态度。一是要坚定信念。信念是精神之柱,是内在动力。青年干部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5、团结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一种要求,一种责任,一种艺术。作为青年干部,就要识大体,顾大局,求大同,存小异,多做事,少揽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对人对事善宽容,能包容,大度大量,讲风格,讲团结,营造健康融洽的工作氛围。常言道: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某一域。